THE LATEST ACTIVITY
| 最新活动 |
为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4月24日,我校党支部党员教师及团委学生代表共赴宁乡花明楼刘少奇故居,开展"缅怀革命先烈 赓续红色血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实地参观学习、重温入党誓词等形式,师生们共同接受了一次深刻的党性教育和精神洗礼。
在刘少奇广场上,我校党支部老师和团委学生们整齐列队,神情庄重而肃穆。刘少奇同志的铜像在阳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伟岸,他目光深邃,仿佛在凝视着这片他深爱的土地和人民。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在党支部书记文跃红的带领下,全体党员老师面向党旗,高举右拳,重温入党誓词。铿锵有力的誓言在广场上空回荡,每一个字都饱含着党员们对党的无限忠诚和对初心的坚定坚守。他们用誓言表达着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终身的决心,也激励着身边的青年学生传承红色基因,勇担时代使命。
【纪念馆里悟思想:一件文物就是一本教科书】
在刘少奇纪念馆,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一件件真实的文物展品、一段段生动的影像资料,仿佛是一部部生动的历史教科书,将刘少奇同志波澜壮阔的一生徐徐展开。
师生们跟随讲解员,通过300余件珍贵文物、200多张历史照片,系统了解少奇同志伟大的一生:
工运风云:重点观看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相关展陈,感悟"为工人阶级的解放奋斗到底"的坚定信念;
党建贡献:研读《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手稿,学习党的建设理论精髓;
人民公仆:观看1961年湖南农村调研纪录片,体会"调查研究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的深刻内涵。
学生们纷纷表示,通过这些影像感受到了老一辈革命家心系群众、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也明白了作为一名新时代青年,要关心国家大事,关注社会民生,将个人的成长与国家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刘少奇同志一生都坚守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他的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作为党员教师,我们更要以身作则,将这种精神融入到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一位党员老师感慨地说道。
【故居走访见精神:一方水土养一方赤诚】
离开纪念馆,师生们来到了刘少奇同志曾经住过的房子。这是一座古朴的农家小院,青瓦白墙,绿树成荫,充满了岁月的痕迹。小院里的每一件物品都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让师生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刘少奇同志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
在刘少奇同志的卧室里,摆放着一张简陋的木床、一张破旧的书桌和几把椅子。尽管条件艰苦,但这里却孕育出了伟大的思想和精神。学生们轻轻抚摸着书桌上的纹路,仿佛能感受到刘少奇同志当年在这里伏案疾书、思考国家大事的情景。
“刘少奇同志在这样的环境中还能为国家做出那么大的贡献,我们生活在这么好的时代,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学习呢?”一位学生深受触动地说道。
老师们也借此机会,向学生们讲述了刘少奇同志在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和家人的故事,引导学生们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培养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品质。
师生们带着满满的收获和感动踏上了返程之路。这次刘少奇故居红色研学之旅,不仅是一次对历史的回顾,更是一次对精神的洗礼和传承。
对于党支部老师们来说,这是一次深刻的党性教育。他们在追寻伟人足迹的过程中,更加坚定了理想信念,增强了责任感和使命感。他们表示,将把在研学活动中汲取到的精神力量转化为工作的动力,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严谨的态度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自己的力量。
对于团委学生们来说,这是一次难忘的成长经历。他们在参观学习中,深刻领悟到了革命先辈们的崇高精神和伟大品格,激发了他们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他们纷纷表示,将以刘少奇等老一辈革命家为榜样,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书写属于自己的青春华章。